郴州资兴遭遇强降雨后,迫切需要摸清受灾点的成灾原因、发灾过程、受损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8月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长沙中心”)16名技术人员,携带3台无人机、1台热红外雷达、1台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挺进资兴,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持续奋战在防汛救灾形势最吃劲的紧要关头。
在湖南省第一测绘院等技术支撑单位提供的影像资料基础上,调查人员基于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手段对典型区域、重点地块开展精细化补充调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典型区域无人机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快速查明典型区域受灾地块数量、面积、分布等,编制重点调查点位、典型区域灾情分布、降水量实况等专题图件,为野外调查提供查证靶区,为灾害复盘和综合研判提供底图数据支撑。
另外,调查人员对承担调查核查任务中的局部典型受灾区域,通过无人机航拍形成正射影像和DSM数据,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圈定灾(险)情区域,调查受灾点的地质环境条件,估算灾害体方量,初步评价其稳定性;从时间、空间尺度上,对比分析区域地形地貌条件、人类工程活动、植被发育情况以及降雨特征等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多学科综合分析成灾机理及各时间段灾害演化过程;做好教训与经验总结,开展成功避险案例分析研究,为灾后重建的选址、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作者、摄影:谢明江、易菲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