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9日 星期六

守护生命共同体,长住青山绿水间

来源:地调局长沙中心 作者:张俊、胡向荣、喻思阳 发布时间:2024-10-3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云林、霜雪、竹石等自然风物总是成对出现。有“仁者乐山”,就有“智者乐水”;到了“行到水穷处”,便是“坐看云起时”。山水田园不分割,是悠悠历史传统,更是我们今天对待生态的态度。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踏上一次探寻之旅,深入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感悟地球科学的奥秘。

1:巍巍山脉

我们的旅程从高耸入云的山脉开始。山脉是地球运动的产物,见证了地质演变的伟大历史。遥望远山,巍峨挺拔,仿佛时间的见证者,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持者。山峦中的岩石层层叠叠,承载着亿万年的岁月,镌刻着地球的变迁和生命的轨迹,诉说着地壳的运动,其内蕴含的丰富矿物见证着地球资源的丰富。站在山巅俯瞰大地,我们不禁为地球的壮丽景色所倾倒。

2:蜿蜒河流

高山之下,蜿蜒之水仿佛自天边而来,它被誉为生命之源,对于维持生命和支撑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水在山水中扮演着连接和滋养的角色,它形成了江河湖海的水系,为山脉流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使得山脉的景观更加丰富多样,为山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水在林中是植被和动物生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森林的生态系统依赖于充足的水源,水的滋润使得树木茁壮生长。水在田地中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田依赖水的灌溉,使得农田能够耕作出丰收的庄稼,维系着人们的生活和食物供给。水在湖泊和湿地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湖泊是水体的集聚地,同时也是丰富的生态栖息地。湖水为鸟类、鱼类、植物等提供了适宜的生息环境,形成了多样化的湖泊生态。

3:葱葱森林

水流两岸,是葱茏的森林。森林是地球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人类最初的家园,更是人类健康最可靠的庇护所。茂密的枝叶与清新的空气交织一起,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森林是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地球的气候。同时,森林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藏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让我们争当爱护森林的宣传者,保护我们的“绿肺”和生存环境。

4:沃野农田

林尽处,放眼望去是一片沃野之田。我们将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称之为农田,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的主要食物来源。在我国,将农田划分为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其中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

5:粼粼湖泊

接着,我们来到湖泊的怀抱。湖泊是地球上的明镜,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山水。湖泊是水资源的守护者,也是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潺潺流水和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命的交织之地。科学家通过研究湖底的沉积物,还原了古代气候变迁的画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环境演变。湖泊,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生命的源泉,是心灵的净化之地。

6:青青草地

草地是牲畜的重要食物来源,提供了牛、羊、马等草食动物的食物,为畜牧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同时草地植被的根系有助于稳定土壤,帮助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助于农田的可持续生产。除此之外,草地具有重要的碳储存功能,草地植物的根系会将一部分碳储存在土壤中,这些根系会死亡并分解,将有机碳输入到土壤中。漫步于“碧绿”之中,轻嗅着花草的芳香,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

7:茫茫沙漠

最后,我们进入“沙”的世界。“代表了沙漠地区,包括沙丘、流动的沙、沙漠植被等。我国拥有多个著名的沙漠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沙漠等。这些沙漠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如沙丘、沙漠植被(如胡杨树)、沙漠湖泊等,构成了我国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广袤的沙漠似乎与生命毫不相关,但它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沙漠中,沙丘穿梭交错,沙尘飞舞,百折不挠的生命苦苦生存。科学家通过研究沙漠中的沉积物和地层,揭示了地球古代的风沙变迁,也让我们了解到沙漠背后的巨大力量。

在这次地球探秘之旅中,我们领略了山脉、湖泊、森林和沙漠的神奇之美,地球的奥秘在于生命的共同体,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共同运行和互为依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作为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只盼岁月静好,人生如诗,悠然采菊东篱下;惟愿青山永在,碧水依旧,长住青山绿水间。

作者:张俊、胡向荣、喻思阳、易莹